唐锦金绣太阴寺:普经的佛教管理机构
太阴寺(图片来源:黄河新闻网)
绛县太阴寺始建于唐代,重修于金大定20年,寺内因有千年古木雕刻的金代卧佛而闻名遐迩,所以有“唐锦金绣”的美誉。在该寺大门外就书写着“唐锦”“金绣”四个篆体大字。
根据寺内门楣上刻的“僧会司”(古代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,是管理佛教僧团及培养佛教人才的地方)三个字,可知这里曾是当年佛教管理的一个重要处所。
古人将太阴寺建于绛县东华山脚下。相传沉香当年救母,斧头劈下后,华山一半落在河西,一半落在河东。河西的那半山就是现在著名的西岳华山,河东的那半山就是绛县的东华山,当地人也称其为“小华山”,或“太华山”。
此寺之所以被命名为“太阴寺”,一说是因为在太华山的阴面,故称太阴寺;一说是建在太阴山脚下,故称“太阴寺”;还有一种说法是,此寺与其他建筑所采用的坐北向南的方向正好相反,它坐南朝北,属于阴向,因而得名。而无论哪种说法,这个名字里的“阴”确实当之无愧——无论外边有多温暖,寺内自是一番清冽与寒凉的气氛。
寺内古碑多神秘
《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》现存放于太阴寺的西边,与之相对应的,是东边的一块不知立于何年的碑。一般碑的阳面记载碑文,碑的阴面记载为某件事情所作出贡献的人名。但这通碑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碑阳刊刻了整整一通碑的人名,碑阴却无一字!直到乾隆二十四年,太阴寺重修时,在地下把这通碑挖出后,时人在碑的阴面撰文《续志太阴寺碑记》并刊刻,碑文中记载,这通碑是谁于何时刻的不知道,为什么埋在地下,也没有人知道,所以这个谜只能留给后人解了。
据说,此通碑为“流泪碑”。因为碑阳的中间有一道“泪痕”,先前以为是此碑旁的树上掉下来的水浸湿,后来树被伐后,“泪痕”依然不消减。
少聪塑得过殿佛
太阴寺里碑记载,太阴寺建于唐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,如今留存的建筑只剩金代的大雄之殿和宋代的过殿(也称北殿)。过殿毁于民国五年,却为宋代建筑,这作何解释?
据当地人传,民国五年,当地有一老者,年逾花甲,没有后代,于是在三月十八这天来到太阴寺内烧香求愿,巧的是就在腊月二十九喜得一子,老人欣喜若狂,连夜赶到太阴寺内烧香还愿。遗憾的是,因他不慎,烛燃供桌,引起大火,将整个北殿全部烧毁,只留下了台基。为了获取资金修复过殿,当地乡绅卖掉大雄之殿内的壁画,把从附近的范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宋代家庙,还原成过殿,规模比原先的要小。
千年古木千年佛
越过过殿,不几步南边是大雄之殿。一般寺庙,主殿名常为大雄宝殿,太阴寺里的大雄之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。
一入殿,便能看到我国现存最大的木雕卧佛——“释迦牟尼涅槃像”。佛教里将涅槃称作“圆寂”,是说人肉体的消失,达到精神的升华,去了西方极乐世界。这尊成于金代的卧佛,除了上千年来木雕上艳丽的色彩令人惊叹外,佛像的上下身比例也让人为之惊叹。
佛像的上身占到全身的四分之三,而腿部仅占有四分之一,这种变形美,非但没有失真别扭之感,反而生出一种艺术的美感。就像我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的那样: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太似则媚俗,不似则欺世。
佛像共长4.6米,高1.53米,雕像上没有一处衔接,也就是说,此佛像是用一整根红杨木雕制而成,此木材已经生长1000多年,雕成木佛后又存世1000多年。
与木雕佛像一起面世的,是殿内的三尊弥陀三士坐像。遗憾的是,三士坐像的头在民国十二年,被荷兰人盗走。卧佛像与三士坐像五彩斑斓,显得四周的墙壁有些暗淡,现在墙壁上是原始的泥土色。
据传过殿被烧毁后,当地的乡绅为筹得资金,将大雄之殿内的壁画,以三千大洋卖给荷兰人,荷兰人在取走壁画的同时,盗走了弥陀三士的头。大殿内壁上绘的巨幅壁画,据说是以佛教故事为内容,绘制手法与永乐宫的描绘手法一模一样,而年代比永乐宫壁画要早158年。
在殿内的右侧,有一缺左手的塑像,为澍公菩萨,是金代太阴寺的住持。据碑文记载:澍公菩萨家中只有他一个儿子,但他一心向佛,在太阴寺出家50年,父母去世后,他为了表示对父母的愧疚,燃左手供佛,以表至孝。澍公菩萨圆寂后,人们为了纪念他为复建太阴寺和雕印《赵城金藏》所作出的贡献,为他塑了这尊没有左手的坐像。这尊像奇在眼睛闪亮有神,乍一看竟像真眼一般,由此不得不佩服古人精湛的技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