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 22  厦门  202  三禅

佛教讲的“戒”如何修持?

彩绘释迦牟尼佛像(图片来源:凤凰网华人佛教)

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。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,可得离苦的果报;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,可得幸福的果报。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,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。

佛法教人持戒的内容,有两种层次:一是自利自保的五戒,二是利乐众生的四种精进。

前者的五戒是指:

1.不杀生,主要是不杀人。

2.不偷盗,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,不收不义之财。

3.不邪淫,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,不背人间伦理,不妨害家庭,不损伤健康。

4.不妄语,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。

5.不饮酒,应包括麻药在内,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,失去自制能力而去做出杀、盗、淫、妄的犯罪行为。

后者的四种精进,又称为四正勤。

那就是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,也正是七佛通诫偈的头两句所说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已作之恶令中止,未作之恶令不作;已行之善令增长,未行之善令修行,努力不懈,修行这四句话,叫做四种精进。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,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。拔苦与乐,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。如何能够劝导世人,同来修行这四句话,那就先要以现世的利益、现前的好处来使他们感动,进而接受你、相信你。所以通常要以布施作为入手的方便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